台中行的第一個行程就是北埔囉!
道地的客家村莊


行程規劃小組努力找尋下
找到了評價不錯的廣福茶坊
就決定是這間囉!




建築很復古
主要以木造為主
有一點古色古香的感覺



看 
大家都搶著拍照
好像很久沒出門一樣
哈哈!



鐺鐺

貳等獎
雖然拍的很模糊
但是還是可以看的出是91年度東方美人茶比賽  貳等獎唷!




擺設都看的出有年紀囉!整個設計裝潢就是懷舊古色古香風格



一樓的位置多是分開一區一區的
因為我們是18個人
所以就被安排在樓上的位置



我們的位置就是這種的
中間沒有什麼區隔
大家講話聊天都比較方便唷!!
一張桌子就是6個人使用
很溫馨吧!



難得聚在一起,再來張合照吧!!
我們可是老中青三代都有呢!
看得出來老和中的差異嗎?






擂茶小百科::


擂茶的起源

相傳可遠溯至唐朝,後來東傳日本,現今以大陸廣東省陸豐縣客家庄仍維持
北傳統飲食較多,為海陸客家人獨有的飲食習慣。台灣地區則以桃、竹、苗
以及花蓮少數家庭維持北傳統。一般推測,擂茶之所以成為客家飲食,可能
是因為擂茶的主原料『米仔』和茶葉等材料輕巧容攜易帶、且食用方便,不
易長米蟲,為客家人逃中發展出的特殊飲食。

擂茶的工具

一、擂缽:以陶土拉胚製成。

二、擂捧:以芭樂、油茶樹幹為主要取材,選大小適中,長約 40 cm 鋸切後陰乾,再去皮即可使用。


擂茶的材料

(一) 傳統式材料:
綠茶 (生)、芝麻 (生)、花生 (炒熟)

(二) 改良式材料:
綠茶 (生)、芝麻 (生)、花生 (生、熟皆可,亦可不用)、松子仁 (生)、葵花子仁 (生)、
南瓜子仁 (生) 以上材料比率:茶葉3、芝麻3、其餘材料1

(三) 主原料米仔:
米經過浸、蒸、曬、炒過程,變成易貯存、可速食的米仔。


擂茶必備材料
以前大多是傳統式的,而現在多是使用改良式的材料


大部分的團員都是第一次參與擂茶的新鮮玩意
所以都很興奮也很好奇
也因為擂茶這個活動無意間增進了大家的友誼

證明如下圖::

看,財務長彬哥正細心的交著黃姐呢!!感情好好唷!!


更可以增進夫妻的情感唷!!

看!!超級奶爸輝哥正努力中
漂亮的老婆在旁邊弄客家麻糬
好幸福的感覺




最年輕的大嫂團之一 小婷
也是屬於處理麻糬派的。。。





看到財務長的這個動作就知道
要去擂茶記得帶你家的男人去啊!!
不然要喝個擂茶可能要等很久



怎樣才算是ok的呢?
老闆說:要擂到出油才算是可以的唷!
有些店家是直接加熱開水
廣福茶坊的做法則是直接拿去加水且煮滾



要喝之前,店家會送來小甜品和米仔(很像米香)




兩者自由添加,因為剛剛吃了好多麻糬
所以女郎來一點就好了



沖上熱騰騰擂茶,香味四溢




這樣的美景加上好喝的擂茶,可真是一大享受呢!



擂茶的養生功效

客家擂茶由來以已久,據指導老師葉老師的母親口述,( 葉彭效女士,七十八歲,民國三十七年自廣東陸豐縣來台 ) ,
在大陸客家地區,擂茶是極為普遍的傳統飲食,每天早午約十點、三點,客家人都會吃一次擂茶,尤其老人家最嗜此物,
而一般家庭若有客人來訪而沒有請吃擂茶的,會被恥笑待客不週。而過去許多客家民來台都帶著擂缽、擂棍,可見從前吃擂茶風氣之盛。

吃擂茶成習的老人大多很長壽,活到八、九十歲以上,這是因為他們將綠茶研成末,
富含維他命 C,又將花生、芝麻等高營養單位的乾果研末並食,容易吸收,就現代觀點而言是相當健康、
有機的飲食。北埔農會推廣擂茶,用意在推廣多食用綠茶、米食及客家傳統飲食。

老闆贈送的豆干餅
越嚼越香喔!!




這個炸物熱熱的超好吃,但是女郎忘記是什麼名字了




廣福茶坊

廣福茶坊
地址: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二鄰十號
電話:(03)580-4543

 


想要去擂茶的朋友別忘了列印折價券唷!!
可以享有九折優惠唷!
人頭費用:120大洋+10%/人





   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amond95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